摄影测量学总复习
第一章 绪论
1.摄影测量发展的3个阶段与特点
模拟摄影测量
解析摄影测量
数字摄影测量
第二章
略
第三章 摄影测量基础
要点:
- 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很难精确确定航高H,但是差异一般不大于5%,同一航线内,各个摄影站高差不大于50m。
- 空中摄影过程:实质上是将地球表面上的地物,地貌等信息,穿过大气层,进入摄影机物镜,到达航摄胶片是形成影像的过程。
- 对影像的要求:1.影像色调 2.相片重叠,航向重叠一般在60%~65%,最小不得小于53%,旁向重叠一般在30%~40%,最小不得小于15%。3.相片倾角α,一般不大于2度,最大不超过3度。4航线弯曲 5.相片旋角κ,一般不超過6度,最大不超過8度。
摄影测量常用坐标系、
一,像方坐标系
- 像平面坐标系
- 像空间坐标系
- 像空间辅助坐标系
二,物方坐标系
- 地面测量坐标系
- 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
航摄相片内外方位元素
什么是内方位元素?
内方位元素是描述摄影中心与相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。
什么是外方位元素?
在恢复了内方位元素的基础上,确定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,称为外方位元素。
坐标转换和共线方程
像平面坐标系—>像空间辅助坐标系
按照κ,ω,φ的顺序旋转。

像点位移
- 相片倾斜的像点位移
- 地形起伏的像点位移
$δ_h = \frac{r_nh}{H}$
航摄相片与地形图的区别
- 像片和地形图表示方法和内容不同
在表示方法上面,地形图是按成图比例尺和各种规定的符号,注记和等高线来表示地物地貌的,而航摄像片则表现为影像的大小,形状,色调等。
在表示内容上,地形图必须经过综合取舍,只表示那些有意义的地物,而像片上有所摄地物的全部影像。
- 像片和地形图投影方法不同
地形图是正射投影,比例尺处处一致。
航摄像片是中心投影。由于像片倾斜和地形起伏的两种误差影像,使像片的影像有变形,各处比例尺也不一致。
课后思考题
- 摄影测量对航摄资料有哪些要求?
对影像的要求:1.影像色调 2.相片重叠,航向重叠一般在60%~65%,最小不得小于53%,旁向重叠一般在30%~40%,最小不得小于15%。3.相片倾角α,一般不大于2度,最大不超过3度。4航线弯曲 5.相片旋角κ,一般不超過6度,最大不超過8度。
- 什么是中心投影?什么是正射投影?
中心投影是一组光线在投影面上交叉,形成一个投影点 ;正射投影是一组光线平行传播并垂直于投影面,在投影面上形成的是一个面 。中心投影和正射投影最大的区别:传播光线是否相交。
- 摄影测量常用的坐标系有哪些?如何定义?
一,像方坐标系
像平面坐标系,像空间坐标系,像空间辅助坐标系。
二,物方坐标系
地面测量坐标系,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。
- 什么是航摄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?
内方位元素是描述摄影中心与相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。在恢复了内方位元素的基础上,确定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,称为外方位元素。
- 在像点坐标变换中,为什么用外方位角元素表示方向余弦?
问题ing
- 什么是共线方程?有何应用?
共线方程是表达物点、像点和投影中心(对像片而言通常是镜头中心)三点位于一条直线的数学关系式,是摄影测量学中最基本的公式之一。在单像空间后交,双像摄影测量光束法,解析测图仪原理以及数字影像纠正都要用到共线方程。
- 什么是像点位移?有什么规律?
因为航摄像片是地面的中心投影,所以当像片倾斜或者地面起伏时,所摄取的影像均与理想情况有所差异。也就是地面点在像片上的构像的点位偏离了应有的正确位置。
- 航摄像片与地形图有什么不同?
在表示方法上面,地形图是按成图比例尺和各种规定的符号,注记和等高线来表示地物地貌的,而航摄像片则表现为影像的大小,形状,色调等。
在表示内容上,地形图必须经过综合取舍,只表示那些有意义的地物,而像片上有所摄地物的全部影像。
像片和地形图投影方法不同,地形图是正射投影,比例尺处处一致。航摄像片是中心投影。由于像片倾斜和地形起伏的两种误差影像,使像片的影像有变形,各处比例尺也不一致。
第四章 双像立体测图原理
双像立体测图,是指利用一个立体像对(即在两设站点对同一地面景物摄取有一定影像重叠的两张照片)重建地面立体几何模型,并对该几何模型进行量测,直接给出符合规定比例尺的地形图或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等。
当人们用单眼观察景物时,感觉到的仅仅是景物的透视图,好像一张像片,不能判断景物远近,只能根据经验间接的判断。用双眼观察景物时,才能分辨物体远近,得到景物的立体效应,这种现象称为人眼的天然立体视觉。
人造立体视觉的条件
- 两张像片必须是在两个不同位置对同一景物摄取的立体像对。
- 每一只眼睛只能观察一张照片。
- 两张像片上相同景物的连线与眼睛基线大致平行。
- 两张像片比例尺相近(差别<15%)
重建立体模型的过程
恢复像片对的内方位元素,也称为内定向。
恢复像片对的外方位元素:a.首先找到两张像片相对位置数据(相对定向)b.(绝对定向)
课后思考题
说明人眼的天然立体视觉。
当人们用单眼观察景物时,感觉到的仅仅是景物的透视图,好像一张像片,不能判断景物远近,只能根据经验间接的判断。用双眼观察景物时,才能分辨物体远近,得到景物的立体效应,这种现象称为人眼的天然立体视觉。
什么是人造立体效能?人造立体视觉有哪些条件?

- 立体观测有哪些方法?
第五章 摄影测量解析基础
一,后方前方交会法
1.后方交会
后方交会基本思想:利用至少3个地面控制点坐标ABC,与其影像上对应的三个影像点abc,根据共线方程,反求出像片的外方位元素$φ,ω,κ,X_S,Y_S,Z_S$。(φ为航向倾角,ω为旁向倾角,κ照片旋角)这种解算方法以单张像片为基础,亦称为单像空间后方交会。
2.前方交会
二,相对绝对定向法
三,光束法
第六章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
空中三角平差模型分为:航带法,独立模型法,和光束法。按加密区域分为单航带法,区域网法。其中区域网法按平差单元不同分为:航带法区域网平差,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,光束法区域网平差。